欧宝体育官网
陈经理:15763636306
传 真:86-536- 5200889
邮 箱:15763636306@163.com
地 址:山东省寿光市文圣街南兴安路西(软件园)
发布时间:2025-11-09 11:00:37 来源:欧宝体育官网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卷帘,包括机顶罩、侧轨、面料和下轨,侧轨分别位于机顶罩底部两侧,下轨两端均通过下轨端盖滑动穿设在侧轨中,面料的起始端设于机顶罩中,两侧活动穿设在侧轨中,末端与下轨连接;侧轨中主导轨板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侧轨中辅导轨板设有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第一卡扣臂与第一卡槽相卡合,第二卡扣臂与第二卡槽相卡合,以使辅导轨板安装在主导轨板上;下轨上开设有面料固定槽和面料限位槽,面料末端通过穿入面料限位槽以套设在面料固定槽中;面料固定槽槽口与面料限位槽槽口错开分布以使面料限位槽可隐藏面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9412422 U (45)授权公告日 2023.07.25 (21)申请号 9.8 E06B 9/56 (2006.01) E06B 9/58 (2006.01) (22)申请日 2021.12.31 E06B 9/62 (2006.01) (73)专利权人 诚宝帘盟 (广东)遮阳科技有限公 E06B 9/70 (2006.01) 司 地址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 街道南丰大道兴业四路10号3座 (住所 申报) (72)发明人 陈洁慧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专利代理师 喻振兴 (51)Int.Cl. E06B 9/40 (2006.01) E06B 9/42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8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风卷帘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卷帘,包括机顶 罩、侧轨、面料和下轨,侧轨分别位于机顶罩底部 两侧,下轨两端均通过下轨端盖滑动穿设在侧轨 中,面料的起始端设于机顶罩中,两侧活动穿设 在侧轨中 ,末端与下轨连接;侧轨中主导轨板设 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侧轨中辅导轨板设有第 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第一卡扣臂与第一卡槽 相卡合,第二卡扣臂与第二卡槽相卡合,以使辅 导轨板安装在主导轨板上;下轨上开设有面料固 定槽和面料限位槽,面料末端通过穿入面料限位 槽以套设在面料固定槽中;面料固定槽槽口与面 料限位槽槽口错开分布以使面料限位槽可隐藏 U 面料末端焊缝。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侧轨安装繁 2 琐、不美观的问题,解决了面料末端的焊缝为可 2 4 2 见而影响美观的问题。 1 4 9 1 2 N C CN 219412422 U 权利要求书 1/2页 1.一种防风卷帘,其特征是, 包括机顶罩(1)、两侧轨(2)、面料(3)和下轨(4),所述两侧轨(2)分别位于所述机顶罩 (1)的底部左右两侧,所述下轨(4)的两端均通过下轨端盖(5)滑动穿设在所述两侧轨(2) 中,所述面料(3)的起始端设于所述机顶罩(1)中,两侧活动穿设在侧轨(2)中,末端与所述 下轨(4)连接; 所述侧轨(2)包括主导轨板(21)和辅导轨板(22),所述主导轨板(21)的一侧设有沿上 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12),第一卡槽(211)位于第二卡槽(212)的上 方;所述辅导轨板(22)的一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扣臂(221)和第二卡扣臂 (222),第一卡扣臂(221)位于第二卡扣臂(222)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一卡扣臂(221)与所述 第一卡槽(211)相卡合,且所述第二卡扣臂(222)与所述第二卡槽(212)相卡合,以使所述辅 导轨板(22)安装在所述主导轨板(21)上; 所述下轨(4)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面料固定槽(41)和面料限位槽(42),所述面 料限位槽(42)位于所述下轨(4)的顶部,所述面料固定槽(41)槽口位于所述面料限位槽 (42)槽口的下方,所述面料(3)的末端通过穿入所述面料限位槽(42)以套设在所述面料固 定槽(41)中;所述面料固定槽(41)的槽口与所述面料限位槽(42)的槽口错开分布以使所述 面料限位槽(42)可隐藏面料(3)末端焊缝。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卷帘,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卡扣臂(221)的上方在所述第一卡槽(211)槽口上方设有第一限位凸起 (226),所述第二卡扣臂(222)下方在第二卡槽(212)槽口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223); 所述第一卡扣臂(221)和所述第一卡槽(211)卡合处的下接触面为斜面。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卷帘,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卡扣臂(222)的端部设有圆柱卡条(224),所述第二卡槽(212)的一侧面上设 有与所述圆柱卡条(224)相匹配的卡条槽(213);所述第二卡扣臂(222)在所述第二卡槽 (212)的槽口处设有方形卡条(225)。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卷帘,其特征是, 所述面料固定槽(41)位于所述下轨(4)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处,且所述面料固定槽(41) 的槽口朝斜上方,所述面料限位槽(42)的槽口位于所述面料固定槽(41)槽口的另一侧。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风卷帘,其特征是, 所述下轨(4)开设有一用于放置配重条的配重槽(43),所述配重槽(43)位于所述面料 固定槽(41)的下方;所述下轨(4)的下端设有第三卡槽(44),所述第三卡槽(44)中设有防止 所述下轨(4)的下端碰撞的防撞胶条(441)。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卷帘,其特征是, 所述机顶罩(1)为中空结构,所述机顶罩(1)中设有卷管组件(15)和驱动电机(14),所 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转盘(141)穿设在所述卷管组件(15)中;所述机顶罩(1)的底 部一侧开设有面料通孔(16),所述面料(3)的起始端卷绕在所述卷管组件(15)上,另一端穿 出所述面料通孔(16);在面料通孔(16)的一侧活动设有用于清洁所述面料(3)的毛条刷 (161),在面料通孔(16)远离所述毛条刷(161)的一侧活动设有用于顶压所述面料(3)的圆 管(162);所述机顶罩(1)的顶部一侧设有用于隐藏电线所述的防风卷帘,其特征是, 2 2 CN 219412422 U 权利要求书 2/2页 所述主导轨板(21)远离第一卡槽(211)的一侧与所述辅导轨板(22)远离第一卡扣臂 (221)的一侧形成面料导向槽(24),所述面料导向槽(24)中开设有面料滑动槽(242),所述 面料(3)两侧通过穿出所述面料通孔(16)以穿入在面料导向槽(24)中,且其两侧端部活动 穿设在面料滑动槽(242)中。 8.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风卷帘,其特征是, 还包括两封盖板(6)和两平衡导槽板(7),所述两封盖板(6)分别与所述机顶罩(1)的左 右两侧相扣合连接,所述平衡导槽板(7)均设于所述封盖板(6)上,其中一所述平衡导槽板 (7)通过第一平衡系统(71)与设于所述卷管组件(15)中的所述驱动电机(14)连接,另一所 述平衡导槽板(7)通过第二平衡系统(72)与所述卷管组件(15)远离所述驱动电机(14)的一 侧连接。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风卷帘,其特征是, 所述封盖板(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61)和下限位块(62),所述封盖板(6)上 位于所述上限位块(61)和下限位块(62)之间的空间形成浮动空间(66),所述平衡导槽板 (7)位于所述浮动空间(66)中;所述下限位块(62)中贯穿设有多个调节孔(63),所述调节孔 (63)中活动穿设有调节件(64),通过调节所述调节件(64)穿出所述调节孔(63)的高度以调 节所述平衡导槽板(7)安装的地方的高低;所述下限位块(62)上设有一预留卡槽(65),所述预 留卡槽(65)用于安装手动卷帘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风卷帘,其特征是, 还包括柔性抗掀组件(8),所述柔性抗掀组件(8)设于所述面料(3)的两侧端部,且所述 柔性抗掀组件(8)随着所述面料(3)通过穿出所述面料通孔(16)以活动穿设在面料滑动槽 (242)中;且所述柔性抗掀组件(8)的宽度大于所述面料滑动槽(242)的槽口宽度。 3 3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 1/8页 一种防风卷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风卷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风卷帘。 背景技术 [0002] 卷帘的最大的作用是保持居室的私密性,同时也会成为室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 着人们对室内或户外阳光房遮光、抗风的需求慢慢的变多,防风卷帘这一产品应运而生。防风 卷帘主要的结构原理跟室内窗饰产品卷帘十分类似,但是防风卷帘是通过特殊的配件构造 与处理工艺,将帘布与各个配件有效地结为一个整体,面料卷绕在罩盒中,在罩盒中电机的 驱动和下轨的配重下,其两侧在侧轨中上下移动,从而拥有抗风能力。 [0003] 现有的防风卷帘中,侧轨一般都会采用螺丝来拼装辅导轨板和主导轨板,因此在前期 制作辅导轨板和主导轨板时,需在两板上开设螺丝孔,在拼装辅导轨板和主导轨板时,需将 螺丝安装在螺丝孔中,拆卸时,需将螺丝取出,且侧轨长度较长,这将大大地增加了操作时 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安装成本,而且使用螺丝安装,螺丝为可见的,影响了侧轨的美 观。 [0004] 另外,目前在市场上,防风卷帘的面料端部均采用高频焊接或缝制而成,这将会产 生没办法避免的焊缝或毛边,当面料末端设于下轨中时,面料末端焊缝或毛边为可见,因此影 响防风卷帘整体的美观,也影响了使用者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风卷帘,有效地解决了侧轨安装繁琐、 组装和拆装效率低、侧轨不美观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面料末端的焊缝或毛边为可见而影 响整体美观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防风卷帘,包括机顶罩、两侧轨、面料和下轨,所述两侧轨分别位于所述机顶 罩的底部左右两侧,所述下轨的两端均通过下轨端盖滑动穿设在所述两侧轨中,所述面料 的起始端设于所述机顶罩中,两侧活动穿设在侧轨中,末端与所述下轨连接; [0008] 所述侧轨包括主导轨板和辅导轨板,所述主导轨板的一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 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位于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辅导轨板的一侧设有沿上下方 向延伸的第一卡扣臂和第二卡扣臂,第一卡扣臂位于第二卡扣臂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一卡 扣臂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合,且所述第二卡扣臂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卡合,以使所述辅导轨 板安装在所述主导轨板上; [0009] 所述下轨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面料固定槽和面料限位槽,所述面料限位槽 位于所述下轨的顶部,所述面料固定槽槽口位于所述面料限位槽槽口的下方,所述面料的 末端通过穿入所述面料限位槽以套设在所述面料固定槽中;所述面料固定槽的槽口与所述 面料限位槽的槽口错开分布以使所述面料限位槽可隐藏面料末端焊缝。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扣臂的上方在所述第一卡槽槽口上方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 4 4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 2/8页 述第二卡扣臂下方在第二卡槽槽口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卡扣臂和所述第一 卡槽卡合处的下接触面为斜面。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扣臂的端部设有圆柱卡条,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面上设有与 所述圆柱卡条相匹配的卡条槽;所述第二卡扣臂在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口处设有方形卡条。 [0012] 优选地,所述面料固定槽位于所述下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处,且所述面料固定槽 的槽口朝斜上方,所述面料限位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面料固定槽槽口的另一侧。 [0013] 优选地,所述下轨开设有一用于放置配重条的配重槽,所述配重槽位于所述面料 固定槽的下方;所述下轨的下端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中设有防止所述下轨的下端 碰撞的防撞胶条。 [0014] 优选地,所述机顶罩为中空结构,所述机顶罩中设有卷管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驱 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盘穿设在所述卷管组件中;所述机顶罩的底部一侧开设有面料通 孔,所述面料的起始端卷绕在所述卷管组件上,另一端穿出所述面料通孔;在面料通孔的一 侧活动设有用于清洁所述面料的毛条刷,在面料通孔远离所述毛条刷的一侧活动设有用于 顶压所述面料的圆管;所述机顶罩的顶部一侧设有用于隐藏电线] 优选地,所述主导轨板远离第一卡槽的一侧与所述辅导轨板远离第一卡扣臂的一 侧形成面料导向槽,所述面料导向槽中开设有面料滑动槽,所述面料两侧通过穿出所述面 料通孔以穿入在面料导向槽中,且其两侧端部活动穿设在面料滑动槽中。 [0016] 优选地,防风卷帘还包括两封盖板和两平衡导槽板,所述两封盖板分别与所述机 顶罩的左右两侧相扣合连接,所述平衡导槽板均设于所述封盖板上,其中一所述平衡导槽 板通过第一平衡系统与设于所述卷管组件中的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另一所述平衡导槽板通 过第二平衡系统与所述卷管组件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连接。 [0017] 优选地,所述封盖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封盖板上位 于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之间的空间形成浮动空间,所述平衡导槽板位于所述浮动空间 中;所述下限位块中贯穿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中活动穿设有调节件,通过调节所述 调节件穿出所述调节孔的高度以调节所述平衡导槽板安装的地方的高低;所述下限位块上设 有一预留卡槽,所述预留卡槽用于安装手动卷帘装置。 [0018] 优选地,防风卷帘还包括柔性抗掀组件,所述柔性抗掀组件设于所述面料的两侧 端部,且所述柔性抗掀组件随着所述面料通过穿出所述面料通孔以活动穿设在面料滑动槽 中;且所述柔性抗掀组件的宽度大于所述面料滑动槽的槽口宽度。 [0019] 与现存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20] 本实用新型防风卷帘中的侧轨通过第一卡扣臂与第一卡槽相卡合,且第二卡扣臂 与第二卡槽相卡合,以使辅导轨板安装在主导轨板上,安装更方便快捷灵活,无需螺丝,提高 了组装工作效率、节约了安装成本,且提高了侧轨的安装精度和美观;防风卷帘中的下轨通 过面料固定槽的槽口与面料限位槽的槽口错开分布,以在面料限位槽中形成可遮挡面料末 端焊缝的盲区,以隐藏所述面料末端焊缝,来提升了防风卷帘整体的美观,给使用者更好 的使用体验,且通过错开分布的两槽口处侧壁顶压面料,以使贯穿于下轨中的面料不易褶 皱,从而避免影响防风卷帘的正常使用。 5 5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 3/8页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存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存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能够准确的通过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风卷帘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风卷帘侧轨的截面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风卷帘侧轨的爆炸截面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风卷帘下轨的截面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风卷帘机顶罩的截面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风卷帘机顶罩内部的爆炸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风卷帘封盖板的轴测图1; [0029]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风卷帘封盖板的轴测图2; [0030] 图9为本实用新型防风卷帘柔性抗掀组件的截面图。 [0031] 附图标识: [0032] 1、机顶罩;111、走线、皇冠头;153、尾塞部;16、面料通孔;161、毛条刷;162、圆管;2、侧轨;21、主导轨板;211、 第一卡槽;212、第二卡槽;213、卡条槽;22、辅导轨板;221、第一卡扣臂;222、第二卡扣臂; 223第二限位凸起;224、圆柱卡条;225、方形卡条;226、第一限位凸起;24、面料导向槽;241、 导向组件;242、面料滑动槽;3、面料;4、下轨;41、面料固定槽;411、固定柱;412、固定圈;42、 面料限位槽;43、配重槽;44、第三卡槽;441、防撞胶条;45、盖板;5、下轨端盖;6、封盖板;61、 上限位块;62、下限位块;63、调节孔;64、调节件;65、预留卡槽;66、浮动空间;7、平衡导槽 板;71、第一平衡系统;72、第二平衡系统;8、柔性抗掀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 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 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 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能够最终靠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详细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 6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 4/8页 [0036] 如图1和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风卷帘,包括机顶罩1、两侧轨2、面 料3和下轨4,两侧轨2分别位于机顶罩1的底部左右两侧,下轨4的两端均通过下轨端盖5滑 动穿设在两侧轨2中,面料3的起始端设于机顶罩1中,两侧活动穿设在侧轨2中,末端与下轨 4连接。 [0037] 具体地,两侧轨2分别位于机顶罩1的底部左右两侧,面料3的起始端设于机顶罩1 中,面料3两侧从机顶罩1的底部穿入两侧轨2中,下轨4的两端均通过下轨端盖5穿设在两侧 轨2中,两侧轨2起到导向作用,为面料3和下轨4上下滑动提供滑动通道,因此面料3和下轨4 均可在两侧轨2中滑动;且面料3的末端与下轨4连接,因此面料3在下轨4的作用下,可保证 面料3的升降顺畅,减少了超大风力作用使得面料3飘动,且使得面料3不易打皱,面料3表面 更加平整。 [0038] 优选地,机顶罩1为中空结构,机顶罩1中设有卷管组件15和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 14的输出轴通过转盘141穿设在卷管组件15中;机顶罩1的底部一侧开设有面料通孔16,面 料3的起始端卷绕在卷管组件15上,另一端穿出面料通孔16,且其两侧穿入到两侧轨2中,面 料3的末端与下轨4连接;当防风卷帘要进行挡风和遮阳等时,启动驱动电机14,在驱动电机 14的输出轴的带动下,卷管组件15转动,此时,面料3反向松绕以使面料3在两侧轨2中向下 滑动,此时在下轨4的作用下,可保证面料3的下降顺畅;当不使用防风卷帘进行挡风和遮阳 等时,启动驱动电机14,在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反向转动的带动下,卷管组件15反向转动, 此时,面料3慢慢卷绕在卷管组件15的外侧以使面料3在两侧轨2中向上滑动,此时在下轨4 的作用下,可保证面料3的上升顺畅。 [0039] 如图2和图3所示,侧轨2包括主导轨板21和辅导轨板22,主导轨板21的一侧设有沿 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12,第一卡槽211位于第二卡槽212的上方;辅导 轨板22的一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扣臂221和第二卡扣臂222;第一卡扣臂221位 于第二卡扣臂222的上方;通过第一卡扣臂221与第一卡槽211相卡合,且第二卡扣臂222与 第二卡槽212相卡合,以使辅导轨板22安装在主导轨板21上。 [004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侧轨2为窄边型侧轨,其宽度为40mm;第一卡槽211和第二 卡槽212平行设置,且第一卡槽211错开分布在第二卡槽212的上方,且第一卡槽211的槽深 加上第二卡槽212的槽深大于或等于主导轨板21宽度的一半;第一卡扣臂221位于第二卡扣 臂222的上方,第一卡扣臂221和第二卡扣臂222平行设置,且第一卡扣臂221的长度大于第 二卡扣臂222的长度,即第一卡扣臂221分为与第二卡扣臂222平行重合的重合部和与有第 二卡扣臂222平行错开的错开部;错开部与第一卡槽211卡合,第二卡扣臂222与第二卡槽 212卡合,通过上下两个卡合,且重合部的再次限位作用以防止辅导轨板22易从主导轨板21 上脱离,且能确保辅导轨板22在轴向和水平方向紧密地扣合在主导轨板21上,来保证 了侧轨2的稳固性。 [0041] 只需通过第一卡扣臂221与第一卡槽211相卡合,且第二卡扣臂222与第二卡槽212 相卡合,就可实现将辅导轨板22安装在主导轨板21上,无需螺丝,安装更方便快捷灵活,从而 提高了组装工作效率、节约了安装成本,且提高了侧轨2的安装精度和美观。 [0042] 如图4所示,下轨4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面料固定槽41和面料限位槽42,面 料限位槽42位于下轨4的顶部,面料固定槽41槽口位于面料限位槽42槽口的下方,面料3的 末端通过穿入面料限位槽42以套设在面料固定槽41中的固定柱411上;面料固定槽41的槽 7 7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 5/8页 口与面料限位槽42的槽口错开分布以使面料限位槽42可隐藏面料3末端焊缝。 [0043] 进一步改进在于,面料固定槽41位于下轨4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处,且面料固定槽41 的槽口朝斜上方,面料限位槽42的槽口位于面料固定槽41槽口的另一侧。 [0044]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从下轨4的右侧往左看,面料固定槽41的槽口 朝右边的斜上方,面料限位槽42的槽口位于面料限位槽42偏左侧上,从而达到面料固定槽 41的槽口与面料限位槽42的槽口错开分布,此时,面料限位槽42右顶壁的长度大于面料固 定槽41槽口与面料限位槽42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以使在面料限位槽42内右侧形成一盲区。 [0045] 面料3末端卷绕成活动圈,并通过高频焊接或缝制成固定圈412;且面料3末端通过 固定圈412套设在面料固定槽41中的固定柱411的外侧;面料3末端的固定圈412直径均设置 为与固定柱411的直径相匹配,因此面料3末端的固定圈412的焊缝大致位于面料固定槽41 的槽口处;且由于面料限位槽42右顶壁的长度大于面料固定槽41槽口与面料限位槽42右侧 壁之间的距离,因此面料3末端的固定圈412焊缝被面料限位槽42右侧壁所遮挡,位于面料 限位槽42的盲区中,即面料3末端焊缝被隐藏,来提升了防风卷帘整体的美观,给使用者 更好的使用体验。 [0046] 面料限位槽42的槽口和面料固定槽41的槽口错开分布以使当面料3的末端穿过面 料限位槽42套设在面料固定槽41中时,面料3受到面料限位槽42的槽口右顶壁和面料固定 槽41左侧壁这两者的顶压作用,以使得贯穿于下轨4中的面料3不易褶皱,从而避免影响防 风卷帘的正常使用,且保证良好的防风和遮光效果,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体验。 [0047] 进一步改善在于,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卡扣臂221上方在第一卡槽211槽口上方 设有第一限位凸起226,第二卡扣臂222下方在第二卡槽212槽口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 223;第一卡扣臂221和第一卡槽211卡合处的下接触面为斜面。 [0048] 具体地,第一卡扣臂221上方在第一卡槽211槽口上方设有第一限位凸起226,即第 一限位凸起226位于第一卡槽211中上侧壁的顶部,通过第一限位凸起226与第一卡槽211上 侧壁的顶部相抵触,可限位第一卡扣臂221插入第一卡槽211中的长度,以防止第一卡扣臂 221顶压到第一卡槽211的底部而导致受损和变形;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起226的上 表面与主导轨板21的上表面平齐,以使侧轨2的主导轨板21和辅导轨板22的卡合面为平直 的,提高了侧轨2的美观。 [0049] 第二卡扣臂222下方在第二卡槽212槽口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223,即第二限 位凸起223位于第二卡槽212下侧壁的顶部,第二限位凸起223的设置原理同第一限位凸起 226的设置原理一样,在人为将第二卡扣臂222与第二卡槽212卡合的过程中,通过第二限位 凸起223与第二卡槽212下侧壁的顶部相抵触,以防止第二卡扣臂222顶压到第二卡槽212的 底部而导致受损和变形。 [0050] 第一卡扣臂221和第一卡槽211卡合处的下接触面为斜面;带有斜面的卡扣臂具有 导向功能,第一卡扣臂221和第一卡槽211卡合处的下接触面设置为斜面,以使辅导轨板22 可通过第一卡扣臂221从外往第一卡槽211内扣压至主导轨板21上;且斜面的设置可避免当 第一卡扣臂221安装或脱离第一卡槽211时,第一卡扣臂221和第一卡槽211受到损坏。 [0051] 进一步改进在于,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卡扣臂222的端部设有圆柱卡条224,第二 卡槽212的一侧面上设有与圆柱卡条224相匹配的卡条槽213;第二卡扣臂222在第二卡槽 212的槽口处设有方形卡条225。 8 8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 6/8页 [0052] 具体地,通过圆柱卡条224和卡条槽213相卡合,可避免当第二卡扣臂222卡合在第 二卡槽212中后,第二卡扣臂222易从第二卡槽212中脱离,来提升了主导轨板21和辅导轨 板22卡合处的紧固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槽212的槽宽与圆柱卡条224相匹配,且由于 圆柱卡条224的表面为圆滑的,因此可避免当设有圆柱卡条224的第二卡扣臂222与第二卡 槽212卡合或拆卸时损坏第二卡槽212的内壁。 [0053] 方形卡条225与第二卡槽212的槽口相匹配,避免了当第二卡扣臂222卡合在第二 卡槽212中后,第二卡扣臂222易从第二卡槽212中脱离,从而双重提高了主导轨板21和辅导 轨板22卡合处的紧固性能。 [0054] 进一步改善在于,如图4所示,下轨4开设有一用于放置配重条的配重槽43,配重槽 43位于面料固定槽41的下方;在配重条的作用下,下轨4可保证防风卷帘的升降顺畅,减少 了风力作用使得防风卷帘飘动,且使得防风卷帘不易打皱,面料3表面更加平整,极大的提 高了卷帘的美观度。 [0055] 下轨4的下端设有第三卡槽44,第三卡槽44中设有防止下轨4的下端碰撞的防撞胶 条441。 [0056] 如图1和图4所示,由于在下轨4滑行到侧轨2底部时,下轨4的下端易与侧轨2的盖 板45发生碰撞,从而导致损坏侧轨2和下轨4,因此在下轨4下端的第三卡槽44中设置防撞胶 条441,以防止下轨4的下端与侧轨2的盖板45直接碰撞;防撞胶条441为弹性材料,能有效地 缓冲了下轨4的下端与侧轨2的盖板45的撞击,从而保证防风卷帘的正常使用。 [0057] 进一步改善在于,如图5所示,在面料通孔16的一侧活动设有用于清洁面料3的毛 条刷161,在面料通孔16远离毛条刷161的一侧活动设有用于顶压面料3的圆管162;机顶罩1 的顶部一侧设有用于隐藏电线的一侧活动设有用于清洁面料3的毛条刷161,当面料3在面料通孔 16处上下滑动时,毛条刷161与面料3的表面接触,在接触摩擦力的作用下,毛条刷161对面 料3的一侧表面进行清扫,以使清除面料3表面的灰尘;且毛条刷161在面料3滑动过程中可 顶压面料3,起到抗风压的作用;且由于毛条刷161活动设在面料通孔16的一侧,因此可定时 更换毛条刷161,以增大对面料3表面的灰尘的清洁能力。 [0059] 在面料通孔16远离毛条刷161的一侧设有圆管162,当面料3在面料通孔16处上下 滑动时,圆管162接触并顶压面料3,以防止风吹时面料3摆动幅度大,且圆管162可随着面料 3上下滑动而滚动,以使当面料3在面料通孔16处上下滑动时,其接触面均为圆滑的,从而避 免损坏面料3。 [0060] 毛条刷161在面料通孔16的一侧顶压面料3,圆管162在面料通孔16的另一侧顶压 面料3,双面顶压,以提高机顶罩1的抗风压功能。 [0061] 进一步改进在于,如图2和图3所示,主导轨板21远离第一卡槽211的一侧与辅导轨 板22远离第一卡扣臂221的一侧形成面料导向槽24,面料导向槽24中开设有面料滑动槽 242,面料3两侧通过穿出面料通孔16以穿入在面料导向槽24中,且其两侧端部活动穿设在 面料滑动槽242中。 [0062] 具体地,面料导向槽24中设有导向组件241,导向组件241上设有面料滑动槽242, 面料3从机顶罩1底部的面料通孔16穿出,面料3两侧穿入面料导向槽24中,且面料3的两侧 端部活动穿设在面料滑动槽242中;面料滑动槽242槽口与面料导向槽24槽口对齐,以使在 9 9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 7/8页 导向组件241的导向作用下,面料3可顺利地在侧轨2中上下滑动;面料3两侧端部被限位至 两侧轨2的面料滑动槽242内,以使面料3仅能沿着面料滑动槽242上下运动,来提升了导 向性能和抗风性能。 [0063] 进一步改善在于,如图6至图8所示,防风卷帘还包括两封盖板6和两平衡导槽板7, 两封盖板6分别与机顶罩1的左右两侧相扣合连接,平衡导槽板7均设于封盖板6上,其中一 平衡导槽板7通过第一平衡系统71与设于卷管组件15中的驱动电机14连接,另一平衡导槽 板7通过第二平衡系统72与卷管组件15远离驱动电机14的一侧连接。 [0064] 在本实施例中,卷管组件15包括卷管本体151和皇冠头152,皇冠头152位于卷管本 体151的左端,驱动电机14通过输出轴通过转盘141穿设在卷管组件15中,且驱动电机14的 左侧穿出皇冠头152与第一平衡系统71的一端连接;左侧的平衡导槽板7的一端与第一平衡 系统71的另一端连接,因此左侧的平衡导槽板7通过第一平衡系统71与设于卷管组件15中 的驱动电机14连接,即卷管组件15通过驱动电机14和第一平衡系统71与左侧的平衡导槽板 7连接,且由于左侧的平衡导槽板7设于左侧封盖板6上,左侧封盖板6扣合在机顶罩1的左侧 上,因此卷管组件15的左侧固定在机顶罩1中; [0065] 卷管组件15还包括尾塞部153,尾塞部153位于卷管本体151的右端,且与第二平衡 系统72的一端连接,右侧的平衡导槽板7的一端与第二平衡系统72的另一端连接,因此右侧 的平衡导槽板7通过第二平衡系统72与卷管组件15远离驱动电机14的一侧连接,即卷管组 件15的右侧通过第二平衡系统72与右侧的平衡导槽板7连接,且由于右侧的平衡导槽板7设 于右侧封盖板6上,右侧封盖板6扣合在机顶罩1的右侧上,因此卷管组件15的右侧固定在机 顶罩1中。 [0066] 因此当将机顶罩1安装在凹凸不平的天花板上时,机顶罩1会有所倾斜,此时机顶 罩1中的卷管组件15也会随之倾斜,最终导致套设在卷管组件15上的面料3倾斜,从而影响 防风卷帘的正常使用。 [0067] 为了避免由于天花板凹凸不平而影响防风卷帘的正常使用,控制机顶罩1中卷管 组件15保持平直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卷管组件15的两端均通过平衡导槽板7和封盖板6固定 在机顶罩1中,而封盖板6固定扣合在机顶罩1的两侧,因此可通过调整平衡导槽板7来适应 凹凸不平的天花板,使得防风卷帘能够正常使用。 [0068] 进一步改善在于,如图7和图8所示,封盖板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61和下 限位块62,封盖板6上位于上限位块61和下限位块62之间的空间形成浮动空间66,平衡导槽 板7位于浮动空间66中;下限位块62中贯穿设有多个调节孔63,调节孔63中活动穿设有调节 件64,通过调节调节件64穿出调节孔63的高度以调节平衡导槽板7安装位置的高低;下限位 块62上设有一预留卡槽65,预留卡槽65用于安装手动卷帘装置。 [0069] 具体地,平衡导槽板7位于浮动空间66中,且可在浮动空间66中上下浮动,可通过 调节平衡导槽板7在浮动空间66内上下浮动以调整卷管组件15在机顶罩1中的平直度。 [0070]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调节件64穿出调节孔63的高度来调节且确定平衡导槽板7安 装位置的高低;在本实施例中,下限位块62上设有4个调节孔63,4个调节孔63均为通孔,贯 穿下限位块62,且4个调节孔63位于平衡导槽板7的下方;由于调节件64活动穿设在调节孔 63中,因此可通过调整调节件64穿出调节孔63以支撑平衡导槽板7在浮动空间66中向上或 向下浮动;若卷管组件15的左侧向上倾斜,则调整卷管组件15右侧的调节件64,增加调节件 10 10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 8/8页 64穿出调节孔63的高度,以支撑右侧平衡导槽板7在浮动空间66中向上浮动,或调整卷管组 件15左侧的调节件64,减少调节件64穿出调节孔63的高度,以支撑左侧平衡导槽板7在浮动 空间66中向下浮动,从而确定平衡导槽板7在封盖板6上的安装位置,且保证了卷管组件15 的平直度,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天花板。 [0071]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孔63分别位于预留卡槽65的两侧,以使通过调节件64穿出调 节孔63以支撑平衡导槽板7时,平衡导槽板7能够受力平衡,平直地上下浮动和平直地固定 在某一个高度上,从而避免卷管组件15在高度方向上倾斜设置而影响防风卷帘的正常使 用。 [0072] 手动卷帘装置有手动摇杆型、拉珠拉动型、弹簧制动型等等,通过设置用于安装手 动卷帘装置的预留卡槽65,以实现将自动卷帘方式和手动卷帘方式进行结合,避免了外界 电源切断或电池电能用完时防风卷帘装置无法自动伸缩,造成客户无法使用的问题,从而 提高了防风卷帘的实用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0073] 进一步改善在于,如图9所示,防风卷帘还包括柔性抗掀组件8,柔性抗掀组件8设 于面料3的两侧端部,且柔性抗掀组件8随着面料3通过穿出面料通孔16以活动穿设在面料 滑动槽242中;且柔性抗掀组件8的宽度大于面料滑动槽242的槽口宽度 [0074] 柔性抗掀组件8可为拉链或拉珠,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抗掀组件8为拉链,拉链设于 面料3的两侧端部,以可随着面料3穿出机顶罩1底部的面料通孔16,再活动穿设在侧轨2的 面料滑动槽242中,面料滑动槽242对面料3和拉链起到导向作用。 [0075] 柔性抗掀组件8的宽度大于面料滑动槽242的槽口宽度,以使当面料3受到风力干 扰时,面料3在柔性抗掀组件8的约束作用下,不会被风力所掀起,即柔性抗掀组件8可防止 面料3被风掀起,提高了防风卷帘的抗风性能。 [007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防风卷帘中的侧轨通过第一卡扣臂与第一卡槽相卡合,且 第二卡扣臂与第二卡槽相卡合,以使辅导轨板安装在主导轨板上,安装更加便捷灵活,无需 螺丝,提高了组装工作效率、节约了安装成本,且提高了侧轨的安装精度和美观;防风卷帘 中的下轨通过面料固定槽的槽口与面料限位槽的槽口错开分布,以在面料限位槽中形成可 遮挡面料末端焊缝的盲区,以隐藏所述面料末端焊缝,来提升了防风卷帘整体的美观,给 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体验,且通过错开分布的两槽口处侧壁顶压面料,以使贯穿于下轨中的 面料不易褶皱,从而避免影响防风卷帘的正常使用。 [007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以内。 11 11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附图 1/8页 图1 12 12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附图 2/8页 图2 13 13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附图 3/8页 图3 14 14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附图 4/8页 图4 15 15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附图 5/8页 图5 图6 16 16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附图 6/8页 图7 17 17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附图 7/8页 图8 18 18 CN 219412422 U 说明书附图 8/8页 图9 19 19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电气控制管理系统设计与装调》教案 任务二: CA6140型车床线路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1).doc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pdf
党课ppt+讲稿: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ppt.pptx
《电气控制系统模块设计与装调》教案 任务一:CA6140型车床控制线路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doc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